食用安全|紅燒魚黑暗中發出詭異綠光 專家揭1個原因致感染發光菌

食用安全

發布時間: 2023/11/14 11:59

最後更新: 2023/11/14 11:59

分享:

分享:

紅燒魚黑暗中發出詭異綠光,專家揭1個原因致感染發光菌。

內地浙江一名網民日前發現,家中吃剩的紅燒魚竟在半夜發出綠色熒光。對此,有專家解釋,相信是魚肉煮熟後沒有妥善保存,感染了發光細菌,並指發光細菌雖然無害,但不建議食用。

最新影片:

據《上游新聞》報道,事主的母親早前購買了幾條白姑魚,回家製作紅燒魚。未料當日半夜,事主看見飯桌上吃剩的紅燒魚在黑暗中發出綠光,她用手觸碰後,發現手上也黏上熒光。

事主表示,沒有繼續食用剩下的紅燒魚。她又將照片分享至社交平台求助,引起網民熱議,有人認為是海魚感染了發光細菌所致。

事主發現紅燒魚半夜發出綠色熒光。(《上游新聞》圖片)

有內地水產科普專家解釋,發光菌在高溫下不能存活,估計是未有妥善保存紅燒魚,感染了發光細菌。事主透露,吃剩的魚沒有放進雪櫃,可能經筷子和小朋友摸來摸去而導致感染發光菌。

報道指出,發光細菌能讓生物發光,它們絕大部分是海生細菌,多見於魷魚和硬骨魚類身上。除了魚類,過去亦曾出現生豬肉發藍光的案例,經檢測後確認是發光菌。

據專家表示,發光菌本身無毒,對人體不構成危害,但不建議食用。專家又提醒,食材發光不排除有其他可能性,例如處理時混入磷等發光物,若發現食物發光,便不應食用。

食安中心:煮食過程可消滅發光菌

根據本港食物安全中心資料,肉類如受螢光假單胞菌等發光菌污染,在黑暗中或會發光。據文獻記載,螢光假單胞菌廣泛存在於植物、土壤、水面和其他環境中。該菌的最佳生長溫度是25至30°C,但在4°C也能存活。該發光菌會產生水溶性的綠色螢光色素,這個現象在低鐵的環境中尤為明顯。

一般來說,螢光假單胞菌對人體無害,煮食過程可消滅這種細菌。中心提醒,消費者在烹製食物時,應保持良好的個人和食物衞生,避免煮好的食物受到污染。肉類如出現變壞迹象,例如有異味或肉質有變,便應丟棄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【ET Club會員積分獎賞計劃】用App換獎賞︰https://onelink.to/keyuqm

責任編輯:羅嘉欣